孩子成为白眼狼,是从这三个时候开始的

你的位置:ag不朽情缘app入口 > 新闻动态 > 孩子成为白眼狼,是从这三个时候开始的
孩子成为白眼狼,是从这三个时候开始的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1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65

你养我长大,我养你到老。

也许很多父母,在老年的时候,并不指望孩子反哺什么,但看到孩子成为白眼狼,仍旧会心痛。

现实生活中,也有很多的孩子,成长的路上,父母没有少操心,但是成年之后,反而怨恨父母,感恩的心完全消失了。

认真观察就会发现,孩子成为白眼狼,是从这三个时候开始的,父母需要早知道。

图片

01

婚配: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,女儿是泼出去的水。

按照常理,儿女结婚之后,大家会做三件事。

一是分家,让新婚的夫妻成立一个小家,从大家庭搬出去。

二是分财富,小家不再接受父母的供养,生活费用靠自己去赚。

三是远离老家。现在很多年轻人结婚,都在城里买房,和老家就距离几十里,甚至到了外省。

对于小夫妻来说,有了小家庭,就有了责任。但是对于老父母来说,也就慢慢被边缘化了,远离了孩子的视线。

古话说:“三年不上门,单亲也不亲。”

长期的分别,会让感情变得很淡。一旦孩子把夫妻感情看得更重要,漠视父母和儿女的感情的时候,那就意味着白眼狼的情况出现了。

明代作家冯梦龙,写了一个叫倪善继的男子,娶妻之后,什么都听妻子的。

老父亲倪太守,七十多岁,还管着家里的钱财,这就引发了倪善继的不满。而不满情绪的来源,就是妻子在背后嘀咕。

有一天,倪太守决定再婚,儿子儿媳百般反对。

倪太守再婚后,又生下一个孩子。这就激怒了儿子儿媳。当倪太守病倒之后,儿子儿媳把所有的财产,都划到自己名下。

无奈之下,家庭成员打起了官司。

诗曰:“只为家庭缺孝友,同枝一树判荣枯。”

一棵树上长的果实,一旦从树上掉落,那就是另外一棵树了。树和树,难免是竞争关系,争夺的是“利益”。

把孩子养到结婚的那一天,就不再是一家人了。孩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,都听爱人的安排。

老人和孩子的关系如何,其实是老人和儿媳女婿的关系如何。处理好几方的关系,至关重要。

图片

02

生育:新一代孩子出生之后,家里的老人开始灯枯油尽。

俗话说:“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不养儿不知父母恩。”

按理说,儿女们结婚,也有了孩子之后,就会理解带娃有多难,然后就真正懂得多年前,父母是多么爱自己的。

实际上,孩子成为了父母之后,关注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娃身上去了。

毕竟,娃是一个家庭的希望,代表美好未来,而家里的老人,越往后越没有希望,不值得那么去关注。

尤其是一些穷苦的老人,慢慢就变成了儿女眼里的累赘了。

“人到中年,上有老下有小”,这是很多小家庭的常态。若是让中年夫妻去选择,到底管好老人,还是管好娃,那大部分的夫妻会选择娃。

很多夫妻,为了娃读书,在学校门口租房,陪读,一年的开销好几万,都舍得。但是要夫妻一年给老人一万,就难于上青天了。

此时,若老人不想遭遇白眼狼。那么老人就可以力所能及地帮助儿女去带娃。这也体现了三代人的融合。

若老人连带娃的体力都没有了,那起码应该对娃好一点,别传递任何的恶意。

人心都是肉长的。老人对娃的态度不友善,其实就像一根针,扎进了儿女、儿媳女婿的心里。老人之前对儿女再好,也会在“对娃不好”的时候,彻底抹掉。

亲情是可以转移的,老人不要固执地认为,儿女应该怎么做。

图片

03

穷困:自己都养不活的孩子,拿什么养父母?

我的外婆,养了九个孩子,其中两个孩子夭折了。

在吃不饱饭的年代,家里一群孩子,热热闹闹的背后,是苦不堪言的生活。

我的小舅舅,说了这样一句话:“若是可以,不要把我带到这个世上。”

是啊,从几岁开始,就到处寻找食物。穿破洞几个的鞋子,每到冬天,就双脚冻伤,走一步都扎心;到了春天,就要去下地干活。

孩子多,也交不起学费,因此大家都没有读书的机会。

有的父母以为: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。”

事实上,穷人的孩子,不一定早当家。而是吃够了苦头,然后头也不回地远行,去寻找自己的生活。

哪有人,从小就愿意吃苦?苦难是不值得歌颂的。如果可以,宁愿一辈子都不吃苦。

孩子长大后,发现自己一路走来,受了太多的痛苦。那么他要反哺父母,怎么也提不起这份恩情。

孩子长大后,若还是穷困。他第一时间会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,有剩余的情况下,才会反哺父母。一直没有剩余,那么反哺父母,就不可能了。

任何一种孝道,都离不开钱财,不是一句感恩的话,就够了。

父母们,如果自己太穷,在生育孩子的时候,应该慎重考虑,别把孩子带到大家庭里,受苦受难。根据情况,生养几个孩子,并且好好抚养他们长大,这是应有的认知。

图片

04

孩子是否孝顺,是一场因果。

不想孩子变成白眼狼,父母应该积极改变自己,别去做道德绑架的事情。

孩子结婚后,把女婿儿媳当成自己人;女儿出嫁了,仍旧在娘家留下房间,丢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。

孩子也做爸爸妈妈了,老父母可以去带娃,增加几代人的感情。

不让孩子在穷困中度过一生,规划家庭的经济发展,感悟幸福的时候,也要体验富有。

每一代人都要规划自己的养老,而不是坐等下一代供给,形成良性养老格局。

在教育学上,有一个“腌萝卜效应”——把萝卜放在咸菜缸里,不需要萝卜干嘛,就会变成腌萝卜。

家庭的环境,造就了什么样的家人。

家人彼此善待,孝顺和哺育都会自然发生。

作者:布衣粗食。
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